价格是市场的脉搏,它的波动牵动着百姓的心、更时刻牵动着党和政府的心。疫情突发,价格业务投诉量激增,在这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严格强化市场监管秩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确保市场秩序井然,杨凌示范区市场监管局主动作为,以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全力以赴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价格监管。日前,记者采访了杨凌示范区市场监管局价格监管组组长黄申彬。
关口前移,提前预警
黄申彬介绍,新冠肺炎期内,杨凌区内相继出现防疫用品售罄、断货等现象。为了防止市场上个别商户借生活必须品及防疫用品需求激增之际,不按规定明码标价、价外加价、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发生,切实维护良好的市场价格秩序,价格监管组及时应对,科学预判,先后通过发布通告、价格提醒告诫函、等形式,对相关法规政策进行宣传,引导商户规范经营。
据不完全统计,市场监管局价格监管组在全区公众场所、区内医院及69家药品零售企业经营场所张贴防疫用品价格通告300余份。针对市面上肉菜等生活必需品出现的价格波动,再次向社会发出《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加强价格监管的提醒告诫书》。共向社会发出通告、提醒告诫书,共计600余份,并通过杨凌区内媒体同步向社会发布,要求相关经营主体加强价格自律,防止因疫情引起哄抬物价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同时,编制价格执法工作指引,制作价格监管工作动态,搭建疫情期间保价格、保质量、保供量微信工作群。适用运用行政指导、行政约谈、典型价格违法案例等手段,宣传价格法律法规和疫情防控期间的监管政策,引导企业加强价格自律,承担社会责任,密切关注对疫情防控期间日用品特别是肉、蛋、奶、菜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波动,切实掌握价格波动的信息。
黄申彬告诉记者,每天大清早,市场监管局价格监管组的负责人就通过手机工作群,向各大超市、蔬菜批发市场发出当日菜价采集表,并要求各驻点工作人员督促各超市、批发市场做好当日菜价上报工作。
采集信息,分析报告
每天上午9点,市场监局价格监管组的工作人员就穿梭在区内8个超市、2个农贸市场的10个价格采集点,记者看到,每到一处,执法人员都要详细了解商品价格,并仔细检查核算进货台账和销售价格是否在合理范围,整整一上午都是对各点上报的20个品类200个数据的采集登记、比对核实、录入汇总,用电子表格计算出当日不同品类商品的平均价格,最后再与昨日平均价格进行对比计算出各类商品的价格涨幅。因为他们知道,只有认真采集数据,保持数据的准确性,才能根据数据变化把握市场价格的变化情况,为政府各项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黄申彬给记者讲述了一件事:“在一次商品价格数据对比时,我们发现胡萝卜的涨幅最高达34.34%,这事容不得半点马虎,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难到是采集的数据有问题?带着疑问,我带上组里高素红、刘文两名同志前往了8个超市,再次对胡萝卜的价格一一进行了核实。原来是由于各地近期防控措施升级,批发源头的胡萝卜数量减少,进价上涨导致的售价上涨,等查明原因时已经到了晚上8点了,我们才修改完工作报告,拖着疲惫身体回家。”
为了一个小小的数据,他们放弃了个人的休息时间,陪孩子的时间,一丝不苟,反复求证,确保数据的真实准确。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他们把一个个枯燥无味的“死数据”,变成一条条新鲜有用的“活信息”。近一个月以来,他们精准采集并分析2944个价格数据,按时按点上报到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
多方协同,稳定市场
武汉封城之后,随着各地感染人群增加,口罩、消毒液、防护服相继出现有价无货,与群众密切相关联米、面、油、肉蛋菜等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也出现异动现象。此时,在陕西省市场监管局的网络监管平台上,价格组工作人员刘文每天在96家网店一个又一个的网页上,检查野生动物交易情况,检查所售商品价格,发现异常,她便把相关网页进行截屏保存,再和科室的同事一起研判。截止2月15日,已对发现的3起网络市场主体的违法行为进行纠正,并移交相关职能部门关闭其链接。
为切实掌握市场价格及储备情况,价格监管组与示范区工业商务局、杨陵区工信局加强交流,了解杨凌区域内重要商品日销、库存情况,向相关部门反馈影响价格因素,确保畅通渠道,共享信息,及时协助处理了供求关联等问题。
现场规范,合规经营
随着防控疫情形势变化,街道办、社区为方便小区群众,联系了一些商贩入驻小区售卖蔬菜。于是,价格监管组又多了一项新的工作任务,那就是将这些临时摊位的价格也列入监管范围。
“师傅,你这里的土豆多少钱一斤?豆腐多少钱一斤?”
“土豆3元/斤,豆腐2.5元/斤”;
“你们小区内超市的大米、食用油充足不?价格涨没涨?”
“货源充足,平价供应”!
这样一句句一遍遍的询问,一天下来不知重复了多少遍。也正是他们辛苦的奔波和忘我的付出,保证了非常时期广大群众可以安心消费。
相关新闻
热搜榜
01-14
01-14
01-13
01-13
01-13
01-12
01-11
01-10
01-05
12-17
财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