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一道来之五十一 | 北外滩街道:将上海弄堂的人情味融入绿色新时尚 因地制宜做好历史保护建筑垃圾分类
北外滩街道位于虹口区南部,东至大连路,南临黄浦江、苏州河,西至河南北路,北至周家嘴路海宁路,辖区内有东大名路、东长治路等市级交通主干道,占地面积3.98平方公里。
北外滩街道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现有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和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其中摩西会堂、下海庙、上海大厦、浦江饭店、邮电大厦等一批历史建筑和人文景观,是上海城市历史记忆的重要承载区之一。历史保护建筑多、二级旧里多、沿街商铺多、商务楼宇多、住宅小区多,实施垃圾分类的条件差异巨大,要如何因地制宜把垃圾分类工作做精、做细、做透呢?
真心为民——历史保护建筑定制化方案
动员保姆解决独居老人扔垃圾难题
建筑是无声的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北外滩街道辖区内有2个历史风貌保护区,文化底蕴深厚。聚集了多处具有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的老建筑,诸如以摩西会堂、霍山公园以及舟山路、霍山路一带犹太人故居为代表的地区素有“犹太人的诺亚方舟”之称,远近闻名的上海市提篮桥监狱被称为“远东第一大监狱”,昆明路上的下海庙则是北外滩地区百年航运史的生动印记。
历史保护建筑因其建造年代久远,多是采用管道井垃圾投放的方式,并不分类,不仅与目前要求相悖,由于特殊风貌和保护的要求,更无法对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不改变历史保护建筑的风貌,又能让垃圾分类定时定点工作顺利进行,是北外滩街道需要攻克的难题。
每栋历史保护建筑情况都不同,街道采取了居民自治,“一公寓一方案”的方式,差异化解决不同问题。
在小浦西公寓,经过多次实地勘探和反复研究,由于此处空间过于有限,着实没有可以建造垃圾箱房的空间,街道决定实施定时上门收集清运的方式展开垃圾分类工作。由居委干部、志愿者包干定时上门收运,经过一段时间轮流值守和带教培养,居民逐渐养成每日晚间定时投放的好习惯,成为自治管理的“新标杆”。
居委干部入户宣传“垃圾分类”征询居民意见
在大桥大楼,60岁以上的有30-40人左右,80岁以上的有25人左右,90岁以上有9人,原本每层楼通过管道井投放垃圾,按照垃圾分类要求“弃管”后,居民投放的便利性受到了影响,对高龄及独居老人尤为不便。一方面,居委采用了志愿者与独居老人一一结对的形式,每天帮助独居老人下楼扔垃圾。另一方面,居委对老人家里的保姆进行专门培训,指导其正确分类。此外,社区在举办节日活动、暑期亲子活动时等都会邀请保姆及其子女参与进来,拉近了保姆与居民的距离。不久便有保姆主动请缨,不要麻烦志愿者一对一结对了,由他们直接负责整层楼独居老人的垃圾代扔。
图片 8.png
大桥大楼“弃管”后设置的分类投放点
大桥大楼骨干志愿者葛宵婷告诉记者,居家保姆原本跟大楼大多数居民是不来往的,自从垃圾分类实行之后,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不仅拉进了居民之间的距离,保姆们也融入了社区,社区氛围越来越温馨与亲密,这是之前没预料到的。
真情利民——二级旧里
弄堂特色宣传新时尚
二级旧里和弄堂生活的最大特色就是邻里关系亲密。在狭窄的小巷里,哪家要是烧了好吃的菜,这香味便会毫不耽搁地跑去通风报信,有的嘴馋的小孩还会跑到那家探头探脑,通常那家的阿婆也不会吝啬,拿个小碗盛出一些给他尝尝。这样的人情味住楼房的人恐怕很难体会得到。
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带领下,各居民区充分发动群众、整合资源,使用榜样引领、协商共管、灵机处置、双管齐下和统筹规划五把钥匙,逐渐探索出旧式里弄开展垃圾分类的方法。
提篮桥居民区房屋以二级旧里为主,人口多且复杂,生活垃圾产量大,外在环境混乱,硬件设施不足。再加上道路狭窄、商铺密集,居委需要克服不利条件,有效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居委便以弄堂人情味浓厚为切入点,号召一批在弄堂里有影响力的阿姨、爷叔担任垃圾分类志愿者和宣传员。每天多转一转、捡一捡,对乱扔垃圾的居民上门宣传引导。“张阿婆,侬垃圾么分清爽,吾来帮侬分一分,侬好好学一学。”这种人情味宣传使垃圾分类意识迅速深入人心。
辖区小朋友积极参与,争做分类志愿者
禄寿居委还通过一些弄堂特色小游戏,让居民们在游戏中掌握与巩固垃圾分类知识。比如上海人的童年回忆跳格子游戏,只是这次格子里放的是写着“白菜”、“湿巾纸”等垃圾名称的小卡片,跳到哪格就要说出该物品如何分类。
垃圾分类“跳格子”游戏
不仅如此,居委还挖掘弄堂里的“达人”。擅长出黑板报的吕老师,把垃圾分类用黑板报的形式画了出来,弄堂居民遛弯时总忍不住多看两眼。垃圾分类还激发了赵老师的创作欲望,接连编写了五六个版本的快板。志愿者蒋阿姨告诉记者:“在夜间投放时间,我们志愿者拿着赵老师编的快板表演给居民听,居民们可喜欢了,好不热闹。”
社区“达人”的特色“垃圾分类”宣传黑板报
真实惠民——从居民角度出发
因地制宜做分类
业广居委是二级旧里社区,内部道路狭窄,设置垃圾箱房的空间严重不足,虽然小区客观条件对垃圾分类点位数量有很多的限制,但街道还是根据实际情况,从垃圾分类要求和居民方便投放的角度出发制定方案,在二分类垃圾回收点位的基础上成功设置了一个四分类的垃圾回收点。
由于里弄公共面积狭小,垃圾箱房容量普遍不足,垃圾满溢情况频发。对此,街道制定了居委志愿者巡查制度,发现满溢立即预警,同时要求清运公司增加每日清运频次,并根据各居委提供的满溢信息,第一时间开启清运模式。经过近一个月无缝对接的联合工作,有效解除了满溢的警报,同时为规划长期合理的清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业广居委的垃圾点位在靠近弄堂出入口的地方,马路对面居民虽不属于业广居委,但由于比去到自己小区的垃圾点位要方便,还是习惯过个马路来扔垃圾。在疫情期间,由于小区居民的出入都要严格把控,曾一度关闭此处出入口。对街居民表示不太习惯。为方便对接居民,在疫情相对稳定后,居委特地在垃圾定时投放时间为对街居民打开一扇门,测量确认体温正常后即可进入。
对“垃圾分类”示范户进行公示
垃圾分类是大势所趋,但每个城市和地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个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垃圾分类绝不仅是一项措施,而是对历史与现实,对城市管理系统,对社区与物业、环卫以及居民等多方面关系的考量。垃圾分类也是一门学问,一门因地制宜的学问。
北外滩街道办事处主任龚浩表示,新时代都市发展新标杆,是北外滩未来发展的目标定位,而垃圾分类是一项关系到优化城区面貌品质、体现城区文明程度的重要工作。北外滩街道将根据垃圾分类总体部署,结合辖区实际,持续做深宣传发动、做细制度规范、做实工作基础、做优特色亮点,不断提升垃圾分类实效,为北外滩的发展营造更加舒适宜人的社区环境,也为全区、全市垃圾分类工作的持续深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市绿化市容局社会宣传处
相关新闻
热搜榜
01-14
01-14
01-13
01-13
01-13
01-12
01-11
01-10
01-05
12-17
财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