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马国青 运城之窗网站
在运城市中心,有一条南北向生活性次干道,对车辆分流起着很大程度的缓解作用。
它就是东城墙路原河东市场段,南起红旗东街,北至河东东街,全长532米,于2010年12月正式通车。
而这一路段,近10年来一直未辟临街商铺,并实行全段禁停的交通管制,真正做到了还路于民。
那么,今天就和大家回顾一下该路段45年来的历史吧!
东城墙路,顾名思义就是由曾经的运城东城墙修正成的道路。不过,它在1975年初建成时,尚叫东环城路。而在1983年6月,以红旗路和东街为界,将此路又分为南、中、北三段。东城墙路原河东市场段因地处北段,故名东环城北路。
当时的东环城北路已是沥青路面,地形南高北低,坡度较缓,沿路单位主要有地区教改组、营房等。
时至八十年代中期,为振兴河东经济,发展集贸市场,遂将此路段改造成为河东市场的经营场所。
于1987年7月12日正式开业的河东市场,总投资120万元,南北长516米,东西宽20米,总面积为10200平方米,共有铺板门面184间,固定摊床305个,临时货棚37个,货物品种达380多个,从业人员达上千人,并配备有工商、税务、治安、储蓄等服务管理机构。
市场南端的门楼上部,立有一座仿古双层八角亭,朱柱琉瓦,斗拱飞檐,既有民族风格,又显时代精神。而门楼上的“河东市场”四个大字,颇显这座当时山西省最大封闭式顶棚贸易市场的不凡气势。
作者不详,特此致谢
步入市场,两侧为整齐划一的铺板门面,中间是两排固定摊点。由南往北,经营服装鞋帽、针织内衣、毛线羊绒、窗帘布艺、裁缝修衣的摊铺门店错落有致,而布匹面料批零兼营的经营户无疑最多,其实这也正是河东市场的主要经营范围。
快走到北端时,则是一个小型肉菜市场,活鱼鲜肉蔬菜,为市民生活提供了更多便利。
据198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该市场日客流量达到3万多人次,高峰期可达6万人次左右,日平均成交额6万余元,每年可给国家上缴利税近20万元,并获评全国文明市场,为繁荣一方经济做出了积极贡献。
网络配图,特此致谢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运城市内的官巷市场和河东市场,就是老百姓四季服装消费的主要场所。
那时的官巷甚为红火,堪称商业金街,其主打的是成衣销售,且多是从广东、西安等地进回的时新款式,引领着运城的服饰潮流。
但这些成品衣物的价格,相对于当时的消费水平而言还是比较偏高,因此不少人都选择到河东市场扯块布料,再找里边的裁缝做一件,这样量身定制的衣服既合体还价格实惠。
于是,在各个布匹摊铺前,主妇们选布料、拣花色、看宽幅,待货比三家的定好面料后,店主便竹尺一量,一剪子“呲啦”过去,几尺衣料就扯好了。
那个时候,涤纶、泡泡纱、巴拿马、灯芯绒等面料都曾一度兴起,上海、温州裁缝师傅的精良手艺最是受人们热捧。
当然,也有巧手妈妈凭自己本领就能为家人做了全身衣服的,而这份手工制作的温暖,多年以后依旧会荡漾在许多人的心怀。
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随着“十一五”时期市区车流量的猛增,市民还路于民的呼声日渐高涨,2009年7月,河东市场终被予以关停,原市场商户被妥善分流安置到了二郎庙市场、天泰商城等新址,开启新商机。
2010年10月20日,市住建局在全面落实完遗留商户的拆迁事宜后,正式启动了该路段的疏通改造工程,经过短短一个多月的加紧施工,原河东市场旧址一跃成为双向4车道的平坦路面,有效缓解了人民路、解放路的交通拥堵现状。
而今,进入新时代的该路段,街道两边的墙面进行了墙绘美化,充满浓郁的时代文化氛围,已然成为城市的一条“文化之路”。
无论是河东市场曾经的兴盛繁荣,还是东城墙路的还路于民,都是时代的记忆。包括那一代的每个运城人。
(责编:马旦)
相关新闻
热搜榜
01-14
01-14
01-13
01-13
01-13
01-12
01-11
01-10
01-05
12-17
财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