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精神在江淮
科学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只有更多的创新型企业参与到经济社会发展中来,才能实现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日前,根据省科技厅公布的2019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网评项目公示名单,我市共有14项科技成果通过评,是历年来获得省科技奖数量最多的一次,全省排名第五。
硕果累累转化成效显著
“这次我市获评的这些项目,均已实现了成果转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市科技局局长王燕永介绍,在此次获评的1个项目中1项为技术发明类,13项为科技进步类;其中,金禾实业“安赛蜜生产工艺优化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康佳同创电器“电冰箱食品品质管控的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等5个项目进入第二轮答辩环节。
在翻阅获评项目资料时,记者发现,此次获评的项目,都与市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涉及到环保、食品安全等多个方面。例如,昌信生物公司的生物质制气成套设备研发及其应用项目,全程具有无排放特点,既节能高效又绿色环保,项目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特种设备装置认证1项,备案的企业标准3项,具有较好的社会推广价值;康佳“电冰箱食品品质管控的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主要针对食品放人冰箱后保质期短,无法控制食品变质程度等问题,对食品安全方面起到积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使用该功能的冰箱能够准确识别出食品品质状况,有效延长食品保鲜期,近三年累计生产销售近20万台,新增销售收入3524万元,新增利润1360万元……
服务企业助推转型发展
据悉,从去年开始,我市对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施办法、促进科核成果转移转化实施办法等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改,以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引导作用,加快我市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记着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市围绕科技创新发展服务企业,一是突出创新平台建设,推进“三区一城”创建,积极争创国家创断新型试点城市,同时大力培育重点实验室和创业平台,加快小岗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二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1到9月全市共完成省级科技成果登记409项,企业吸纳技术487项、成交额4.64亿元,企业输出技术合同数70项、成交额3.49亿元。此外,成立了滁州市科技服务联盟,协同开展科拉创新服务,目前成员单位20家。三是强化创新主体培育,完善“1+4+N”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统筹推进高企申报工作,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1到8月我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同比增幅分别为9.8%、12%。四是重抓科技人才集聚,1到9月开展土助滁对接活动6次,新签约院士工作站5家,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23个。此外,在统筹科技项目实施、强力推进科技扶贫、及时落实联合惩戒工作、开展信用信息核查工作等方面也取得了良好成效。
关键词: 安赛蜜生产工艺优化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
相关新闻
热搜榜
11-03
10-31
10-21
10-11
09-27
09-22
09-14
09-07
08-26
08-23
财经
更多>